观看与体悟——艺树文化研学之旅
发布时间:2022年02月23日
艺树文化在工作间隙组织了“洛阳-登封”专线学习活动。从巍峨壮观、大唐气象尽显的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到“根在河洛”、牵动无数客家儿女思乡之情的客家之源纪念馆,再到沉浸式实景演出《禅宗少林·音乐大典》,我们从布展人的角色中脱离出来,以观众的视角去观展,在观看中体悟自身不足,获得新经验新思考。
“传统文化不等于板起脸说教。”在洛阳应天门遗址博物馆,这是最深刻的感受。寓教于乐的展示方式不仅让年轻一代更喜欢,也让普通观众更容易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。在应天门遗址博物馆,我们会发现其中的文字展板不多,但是大体量的绘画与多媒体的巧妙运用,让展览表达更为直观生动,让观众有更多身临其境之感。如何让布展内容活起来,让展览能够有效触达观众,是展览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。
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有相似的感受,《禅宗少林·音乐大典》同样给人以沉浸感。其通过对灯光、音效、峡谷实景的巧妙结合,让难以琢磨的禅宗文化有了现代化的表达,不仅是感官的视觉盛宴,更是“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”的心灵体悟。
这些都给我们以启发,无论是寓教于乐还是沉浸表演,都需要挖掘文化内涵,让不易理解的内容以更多样的形式转化为“现代表达”,才能让观者产生兴趣和共鸣,文化传播的目的才能达到。
作为艺树文化团队设计布展的展馆,客家之源纪念馆给我们的感受则更为复杂,有骄傲兴奋,亦有遗憾反思。当我们看到客家人千里寻根归来,看到观展者认真了解之前不曾接触过的客家文化,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展览的意义,明白“承传优秀文化 鼓舞复兴伟力”的意义,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是艺树人脚踏实地的追求。当然,虽已在布展之时尽力周全,回头来看,亦有不足。这也让我们体会到,多看多学多思多悟,布展尽善尽美,才能更少遗憾。
策展是文化的转化,一边联结着学术研究,一边联结着公众传播。更精准的内容,更好的文化体验,我们一直在学习,一直在路上……
Service Hotline
0371-63319477